作者:李响
简介:张庆心生疑惑。当初他学的时候,亲戚的确没有跟他说这几年的问题。就告诉他一年的收成是其他人家的两三倍。张庆自然是动心了,临走的时候,亲戚还让他把每次的收成,做一个详细的记录,然后报给他们。可听李响这么一说,也觉得有些蹊跷。见张庆不语,李响知道他心里也在揣测。“岳父,还有一件事,您最好把地里的秸秆都清理了,我摸过了土质和湿度,去年的土质还没有清理,又铺了新的秸秆,就是恶心循环了到秋收的时候,产量又得下滑。”李响劝说道。
张庆上下打量着李响:“姑爷,你知道咋回事啊?”
“岳父,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了,你用的种植方法叫秸秆还田,这的确能够提高粮食产量。但问题出在这种方式需要一些辅助的东西,否则只会适得其反。”
“秸秆还田?”张庆愣了下。
他从富家亲戚那学来的,就连他亲戚都没说叫什么名字,他也是照葫芦画瓢。
“你不会是瞎说个名字蒙我的吧?”张庆半信半疑。
“我蒙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啊?”李响笑了笑,“我是听雪莹说,乡亲们都叫她地魃,我媳妇总不能被人这么叫吧?所以我就想过来看看怎么回事。”
“听雪莹说,这个方法是从亲戚那学来的,如果岳父不信,可以再去一趟,仔细问问,他们家这几年的收成怎么样,稳不稳定。”
张庆心生疑惑。
当初他学的时候,亲戚的确没有跟他说这几年的问题。
就告诉他一年的收成是其他人家的两三倍。
张庆自然是动心了,临走的时候,亲戚还让他把每次的收成,做一个详细的记录,然后报给他们。
可听李响这么一说,也觉得有些蹊跷。
见张庆不语,李响知道他心里也在揣测。
“岳父,还有一件事,您最好把地里的秸秆都清理了,我摸过了土质和湿度,去年的土质还没有清理,又铺了新的秸秆,就是恶心循环了到秋收的时候,产量又得下滑。”李响劝说道。
如果今年风调雨顺,正常种植的,秋收还是能丰收。
如果依旧用这种方法,虫害可能比去年还要严重,甚至可能影响到周边其他人家的庄稼地。
李响言辞凿凿,让张庆有些犹豫不决。
毕竟清理秸秆耗时耗力。
“姑爷,你说的是真的吗?”
“是不是真的,岳父去一趟亲戚那里就是了,一问便知。”李响说道。
“如果他们说没问题呢?”
李响自信的一笑:“如果他们这么说,就是没把您这个亲戚当回事,他们在拿你当小白鼠呢。”
“小白鼠?啥意思?”
“就是用你的地,来做实践,受苦的是你,但是他可以掌握失败的教训,从而总结经验。”
李响这番话直接扎进了张庆的心。
他这才明白,富家亲戚为什么让他做种植和收成的详细记录。
原来是把他当猴耍了?
“当然,如果他们真这么说了,小婿有办法帮岳父讨回公道,你就说,小婿能让这种秸秆还田的种植方式,收成变的稳定。”
闻言,张庆突然笑了。
“你这傻孩子,有这好事,你干嘛帮别人啊,你先帮岳父把地里的庄稼处理好了啊?”
“岳父,没那么简单,想要解决这件事,得做到土壤处理及种衣剂拌种进行预防。而且,需要在秸秆直接还田时,适当增施一些氮肥,缺磷的补施磷肥,或者增施一些菌肥,加速秸秆上细菌和虫卵的腐化分解。”
张庆急忙抬起手:“等等……姑爷,你这说的是个啥啊,我怎么一句听不懂?”
李响笑了笑。
你要是能听懂就怪了。
研究表明,即便是不专业的人,说出一堆专业术语给不专业的人听,可信度高达90%。
“岳父,家里有纸笔吗?我写给你。”
“姑爷,你识字啊?”张庆一惊。
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文盲,大字不识一个。
一个村,基本上只有‘里正(村长)’识字。
“读过一些书。”
“怪不得姑爷这么有能耐。”张庆顿时放下了心,“姑爷,家里没有纸笔,你也别写了,我去一趟亲戚家传达你的话。”
“也好,岳父就告诉他们,我能让这种种植方式的产量提高三到五倍,如果他们愿意学习,到陈家沟找我面谈。
当然,事成之后,小婿不会少了岳父的好处。”
张庆暗暗咋舌。
能提高三到五倍的产量,这还得了?
张庆也不傻,顿时明白了李响的意思。
这学习通常得去私塾,更高档的就要到书院。
但是无论去哪个地方,那都是要花银子的。
“好啊,姑爷,没想到你这么有本事,你放心,吃过中午饭我就赶路。”
张庆转过头:“他娘,快去做饭,把咱家剩的那二两肉拿出来,给姑爷补补身子。”
普通人家吃肉,那就等于过年了。
看得出来张庆很喜欢李响。
“岳父岳母,别忙活了,我家里还有事情,得早点回去。”李响摆手说道。
“姑爷且慢。”
张庆拉着刘氏,扭头进了屋。
没多久。
两口子从家里的米缸里,挖了三十斤的上等细粮。
这些粮食平日里都舍不得吃。
“姑爷,你这么有本事,还能认我家这个不成器的闺女,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,这都是细粮,这里还有二百文钱,就当我们家的嫁妆了。”
李响的确是想过来白话几句,换点嫁妆。
没想到,他还没开口,这老丈人就拿出来了。
去年收成减半,张庆还舍得拿出细粮,李响觉得很知足了。
他也没有回绝,觉得这家人还是值得帮的。
当然,他也知道这老丈人是看出他有本事了。
“岳父,既然如此,小婿就先回陈家沟了。有大柳树的那家院子,就是我家,一定记着小婿的话。”
“忘不了,忘不了。岳父就不送你们了,我吃点饭就赶路。”
李响告辞之后,拎着三十斤的粮食,揣了二百文钱,满意而归。
至少这几天的粮食有着落了。
李响心里清楚,除了核心技术,在任何时代人脉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古代氏族的影响力,能够左右朝廷的变动,甚至顶尖氏族,都是当朝大官。
有技术卖不出去也是枉然。
想要快速崛起,就得拉投资。
当然,这种事他不会去上赶着,这样别人还以为他是骗钱。
毛遂自荐这一招也并不好用。
庞统用过了,被刘备发去当了个县令。
同是卧龙凤雏之名,诸葛亮却换了一种方式。
他把自己包装的远近闻名,等着刘备三顾茅庐。
李响觉得,那个大户人家能想到用秸秆施肥,增加粮食产量,家里必定有高人。
这个高人的肚子里,的确有点东西,但是不多。
如果这个人不自负的话,一定会去陈家沟找他。